第(1/3)页
虽然宇宙是三维空间,对手可以从任何方向攻来,但如果不计远程火力的话,实际能够在近战中参与围攻的机动战士不会超过6架,这是受客观规律限制的必然结果。一旦超过这个数字,就只能采用轮流攻击的车轮战,实际与6架围攻在攻击强度上并没有任何差异,只是能够更加持久一些。
各国的机动小队基础编制都是5架,包含重装型、远程型和高机动型各1架,常规泛用型2架。这5位机师或许可以做到配合默契,但也仅限于小队内。因为战舰的搭载能力普遍有限,不同小队的机师甚至很少见面,更谈不上配合。也就只有超新星级主力舰能够搭载6支小队,平日里还有机会能培养一下不同小队机师间的配合。
而在混战中围攻同一个目标的6架机动战士显然不可能来自同一小队,甚至因为机型差异而产生速度不同,自然做不到绝对同步,总会有个先后顺序的时间差。抓住这个时间差,被围攻机师在每一个瞬间真正要面对的其实只有一到两个对手。
这是风宇经历过无数次生死战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。
事实上在铁球退役之后,人形机动战士已经完全成为太空战场主角的这个时代,各**方已经开始探讨如何改良机动部队编制,使得机动战士间能够进行更好的相互配合,发挥出更强大的战斗力。
但现状是很难做出改变。
机师是个非常讲究个人能力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战斗职业,一支配合默契的机动小队永远比不上一位个人能力突出的王牌机师。除非第四代ms降低成本、降低机师门槛,大量列装之后,将机动战士变成以前铁球一样的消耗品,才能改变现有的编制方式。
在此之前,机动战士依然是以5人小队为基础编制和主要作战单位。所以混战中的普通机师甚至精英机师、高阶机师如何有效围攻准王牌、王牌机师依然是个非常困难的课题。
风宇如果愿意,完全可以一个人上演长坂坡赵云杀个七进七出的大戏,将第2编队的80架ms打得落花流水。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这趟出来的目的,首先还是要锻炼“准王牌小队”的觉醒者机师们。
对风宇来说很容易的事,对“准王牌小队”却是巨大的压力。一骑讨敌,如入无人之境,这种事情说起来是挺威武霸气,但前提是需要一架性能优异的专属定制机型和个人丰富的战斗经验。而这些都是年轻的觉醒者机师们所欠缺的。
awa-ker现在有能力研发生产专属定制机型,风宇的座驾机动战士ws的改造就是明证。但是为何理事会不给“准王牌小队”的9位配备他们才专属座驾?
肯定不是因为钱的问题,而是取决于机师们的个人能力。如果光靠钱就能砸出王牌机师,财大气粗的uac完全可以为每一位准王牌机师配备专属定制机型,早就在王牌机师数量上碾压各国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