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林中有埋伏-《乱世恩仇录》
第(2/3)页
汉军依令收缩成一个圆形战团,局面这才稍稍稳了下来。匈奴兵虽凶悍,却冲不进汉军结成的战圈,只能在外围与汉军相持,如此一来,就发挥不出纵马冲击的优势。局势虽稳了下来,可也没好到哪去。汉军与匈奴作战,依仗的本就是人数上的优势,论单兵作战能力,却不是匈奴人的对手。汉军分出一半人马迂回包抄,此时被匈奴人一个冲击之下,人数上已经少于对方,情势堪忧。
只听刀枪相交的叮当声、大呼酣战的怒嚎声、战马的嘶鸣声、身上着伤的惨叫声乱哄哄响成一片。不断有人和马匹倒下,那些受伤倒地的人,转眼就被马蹄踩成了肉泥。
如今交战双方的情势,就如同剥卷心菜,匈奴人是剥菜的手,汉军就是被剥的卷心菜。身处外围的一层士兵倒下,后面的汉军士兵再补上来。战斗异常惨烈,盏茶工夫,已有三百多人或战死,或身受重伤,失去了战斗能力。这些死伤的人中,三停中倒有二停是汉军士兵。
情势已是万分危急,眼见得再过半个时辰,这一千汉军士兵就要被匈奴人尽数歼灭。正此紧急关头,只听得土坡之上喊杀声大作,间杂着马蹄踏雪的“嚓嚓”声,迂回包抄的两曲汉军,共一千人马终于杀至,就像下山猛虎般扑了下来。
被围的汉军士气大振,嗷嗷叫着冲向敌人。匈奴人腹背受敌,很快败下阵来,向坡顶撤退。但上面有一千多汉军挡道,撤退岂是那么容易的?前有阻击,后有追兵,匈奴人被夹击之下,苦不堪言,鬼哭狼嚎。战至后来,只有两百余骑匈奴好手突破了包围,越过坡顶向北逃窜。汉军一千余骑兵,一路衔尾紧咬,撵着匈奴人的屁股也翻过了土坡。
这时,天渐放晴,太阳躲在薄薄的云层后,偶尔露出一角暗红。景培一勒马缰绳,停马站在坡顶,手搭凉棚,遮挡着白雪刺目的反光,向坡下观望。只见一道长约五里的缓坡,直通下面一望无垠的大平原,在土坡与平原之间,有一大片胡杨林。侥幸躲过一劫的百余骑匈奴,此刻正拼命向胡杨林中窜去,身后五十丈外,是紧追不舍的汉骑兵。一逃一追,双方距离胡杨林已不足三里。景将军一扬手:“停止追击!”
号角“鸣鸣咽咽”响起,正在追击的千余骑兵闻令齐齐勒马,一个个迷惑不解,不明白景将军为何在此关键时候鸣角收兵。不过,景将军能征善战,鲜有败绩,在士兵中威望颇高。兵士尽管不理解,却依然令行即止。
“盾牌手结阵,弓弩手箭上弦,全体原地严阵以待!”
景将军暗自盘算,若贸然跟着敌人追进林子,躲藏在雪下、树后的匈奴人将暴起而出,对汉军发动致命一击,然后将剩下的汉军团团包围。面对数倍于己方,蓄势待发的匈奴兵,等待自己的只会有一种结果,而且是唯一的结果,那就是顷刻间全军覆没。这时候增援的汉军尚未抵达,四曲人马被消灭,就意味着拖住设伏匈奴人的希望落空,那自己这两千人的牺牲也就失去了意义。
还有,自己这些兵马,在匈奴人眼中,如同鲜美的嫩羊肉,志在必得。即便不进林子,敌人既然化了这么大力气布设伏击圈,那就绝不甘心容这一千余军马全身而退。既如此,干脆就采取不战不退的办法,拖住匈奴兵,等待援军的到来。
足足有顿饭工夫,胡杨林中毫无动静。众兵士沉不住气,纷纷请战进林搜索,景培不为所动。林中无走兽,上空无飞鸟,这一切迹象都说明,林中的确有埋伏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