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所以,时姜又拿了个盆出来,然后把上面浮着的水,慢慢地倒在另外一个盆里。 当那层水倒完后,就露出了盆地凝结成一大块的番薯粉。 而且,当初看着那水时感觉脏的要命,可现在盆低的那一大块番薯粉,虽然还带着一丝褐色,不过仔细瞧去,居然还算白。 时姜知道,若是想要雪白的番薯粉,那就必须要再多滤水。 可是,这样一来,势必就会有浪费。 不够白就不够白吧,反正到时煮了大白菜和肉一起的暖锅后,再放进用番薯粉做的粉条,这么一小把粉条简直可以把肚子吃到撑。 再放一点干辣椒进去,再把那粉条吃到肚子里,暖洋洋的,让人感觉不到冬天的冷。 最主要这种粉条,晒干后,即便运到南边去,都半点问题都没有。 果然,没过了几天,蒋少宁那边就派人来通知时父,说这边跑商的商人来了。 要是时家有没什么可以卖给跑商的,就到他那酒楼去找掌柜的就好。 时父和时母还有时姜对视了一眼,终于让他们等到了。 把这段时间做出来的粉条,还有这一年时间做出的芙蓉酱,全都拿了一些出来,让时父带到福安酒楼那边去。 拿给跑商之人的芙蓉酱,是没有经过稀释的。 这样子才能放的长久,所以,价格也不一样。 等粉条下水煮熟,然后再拌上稀释过的芙蓉酱,一口吃进嘴里,跑商的生意人一下就拍板买了。 量还很多,幸亏时家准备充足,就是那粉条,还需要再多做一些才行。 不过,跑商的他们不光是收时家的这点东西,他们最主要的还是到关外去,收皮毛。 一来一去,时间也要一个来月,这时间足够时姜家做出商队所需要的粉条量了。 而县令大人把番薯呈报上去后,整个朝廷都受到了震动。 不过,在县令大人把番薯呈报上去前,时父就已经拿着在蔡大叔家种的那一部分番薯,送了一些到靖王那边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