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七章 承露盘-《天墓之禁地迷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汉武帝听信方士之言,以为将玉磨成粉屑后和露水饮用,可以长生。为了求取这来自上天的纯正的清露,汉武帝在柏梁宫建造了高达二十丈的铜质承露盘。但可惜的是,这座承露盘最后竟毁于火灾。

    但柏梁火灾后,汉武帝似乎还未从迷梦中惊醒过来。他在柏梁宫火灾的同一年,迫不及待地兴建了建章宫。这是他误信越巫的无稽之谈,以为火灾发生后,要马上起建新宫殿,且必须把规模搞得更大,建筑材料选用香闻数十里的上等香柏木,这样才能克制火灾。

    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,大七围,以铜为之,上有仙人掌承露,和玉屑服之。盖张衡《西京赋》所云:“立修茎之仙掌,承云表之清露,屑琼蕊以朝餐,必性命之可度也。”

    从这些记载来看,虽然建章宫的气势更为宏伟,但神明台上的承露盘较之柏梁宫的,无论在体制、质料、用途等任一方面上,都并无两样。

    承露盘中承接的仙露,这仙露获得之法繁杂而隐秘。别看这承露盘兴师动众工程浩大,其实这仙露只是方士炼丹的一样配料。若是寻常人服用,普通露水即可入药。但汉武帝何等身份,岂能与常人相同。所以,单单为了调和丹药的露水,就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承露盘,而且还建了两次。

    汉武帝建好承露盘,只等方士给他炼好丹药,服下后就此长生不老位列仙班。可是,事情却出了意外。那个唯一知道方法的李少君,却在配方没写完的时候死掉了,但尸体却消失不见,汉武帝坚信,李少君已去往仙界。至此,承露盘算是成了摆设。

    汉朝灭亡以后,魏明帝曹睿,也就是曹操的孙子,下令将铜仙承露盘从长安搬迁到洛阳。

    可没想到,在搬迁途中铜仙承露盘就被彻底损坏了,最后破损的部件也被丢弃得不知所终。这段历史被《三国志》、《汉晋春秋》等很多文献记录,就连四大名著之一《三国演义》的第一百零五回“武侯预伏锦囊计,魏主拆取承露盘”中,对这段历史也有描述。

    而李贺的那首诗,写的就魏明帝搬走承露盘的事,也就是长安建章宫前的铜铸仙人像。

    这一大串的典故说完,我觉得思维有些凌乱,好像许多事情冥冥之中都有着某种联系,但我一时又找不到关键点,眼前犹如被一团迷雾笼罩,看似逐渐清晰明了的事情,却又忽然变得扑所迷离。

    按李东的说法,我们眼前的这个铜柱,就是汉武帝建造在建章宫前的承露盘,后来被魏明帝搬走,但历史记载承露盘在搬运过程中被彻底损坏,可是,又是谁把它搬来了这里?难道还有人一直用它来承接仙露,用以炼制仙丹?

    这水晶天宫的神秘之处越来越多,到底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?这里又是不是阿生想要寻找的炎帝城呢?

    我猛然抬头向白衣少女看去,这一切都要着落在她身上,看样子她似乎要带我们去什么地方,或者是去找什么人。

    女孩被我灼灼的目光盯得有些脸红,轻哼一声,转身就走了。

    李东却在一旁调笑道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,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追女孩不能心急,虽说要胆大心细脸皮厚,但也要分个先后顺序,你不能把心细抛开,直接就胆大脸皮厚,这样是不行的……”

    这家伙什么时候变得和大奎一样啰嗦了……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