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3章 唐王立-《召唤之三国霸业》
第(2/3)页
李翊本以为自己推脱后,麾下文武马上就会叽哩哇啦的开始劝说,但事实上却是半天都没了动静,心说什么情况,爷还没有三番五次推却,只是推了一次,你们就不劝了,还让不让本主公称王了?
张飞等武将抓耳挠腮,琢磨不出来好词,所以不敢先说。而文官们,因为贾诩等军师的动作,齐刷刷看着徐茂公。
徐茂公也看出主公想要进位的意图,当李翊的目光已经开始阴沉的时候,徐茂公直冒冷汗,脑筋急转,劝道:“主公此言非也,方今天下大乱,叛逆四起,割据一方,百姓怨声载道。而主公仁德布于四海,百姓所仰望。主公避嫌守义,恐失人望,愿主公熟思之!”
李翊闻言松了口气,按照套路,赶忙又推脱道:“僭居尊位,乃大不道,可再商议长策。”
贾诩急忙劝道:“百姓乃天下基石,如今只仰望主公。若主公不顺从天意,就是逆天而行,这才是大不道。”
李翊又道:“不可不可,不得天子明诏,是僭也!”
李翊这话一出来,众文武大臣就齐刷刷的看着台上一言不的天子刘协。
这时候,孔融站了出来,朗声道:“大将军平黄巾、定辽东、安北庭、讨董卓、破公孙、灭袁绍、伐西疆、除曹操、收荆州,不但光我我大汉十州之地,更是开拓了辽东、大漠和西疆数万里土地,功盖卫霍,万民仰望,宜进爵为王!”
孔融是孔子的后人,在这独尊儒术的年代,由他来说,便代表天下文人的意愿。
见到孔融这样的老臣都站出来这样说,天子的心里有些悲凉,勉强笑道:“孔太常所言甚是,朕这就草拟诏书,册封大将军为唐王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
建安十年正月初一,群臣表奏天子,颂唐公李翊功德。天子刘协即令孔融草诏,册立李翊为唐王。
李翊假意上书三辞,天子三诏不准,李翊最终接受唐王爵位。
………………
建安十年正月中旬,蓟城南,有宏伟的,转意为唐王进位而建造的祭天坛,此坛中央高二十丈,四方皆有分坛高十丈。五方封坛,占地方圆九里各设有旌旗王公仪仗。
正月十八乃是吉日,这一天,祭天坛四周两万亲卫军拱卫,外围又有数十万百姓汇聚,共计百多万人观礼。
大红的毯子,从李翊下车处开始,直到中央坛上,竟有三里多长。
李翊龙行虎步,望祭天坛而去。所经之处,亲卫军的重甲将士依次拜倒在地,震天的欢呼声不断。
群臣依次序排列,跟随唐王来到祭天坛下。
孔融、华歆请李翊登坛,进献王冠冕玺绶讫。
根据加冕的诏书,为了向天下彰显李翊的功德,唐王李翊可用冕冠十二旒,这冕冠也就是前后有珠帘的华夏皇冠。
汉代规定,只有皇帝的冕冠为十二旒,也就是十二排珠帘。冕冠为玉制,颜色以黑为主。冕冠两侧,各有一孔,用以穿插玉笄,以与髻拴结。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,在下巴系结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