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出谋划策-《挽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朱温暗叫可惜,一个十五六岁甜美动人的少女满脸羞态时是何等迷人,可惜这片刻功夫她就一本正经地谈起公事了。不过古人成熟的早,十三四岁的孩他娘娃他爹并不稀奇,十五六岁的姑娘已经算是大人了。

    朱温咳嗽一声,正容道:“姑娘,我昨夜苦熬一宿,写出一段整军策略,想请姑娘帮我看看,如果可行,咱们今日便召集各部头领,安排下去如何?”

    “大王真的写出了练兵之策?”张惠又惊又奇,待接过了朱温亲笔的手稿,瞧见那狗爬一般的字时,脸上又不禁露出忍俊不禁的笑容。

    “呵呵,这个……自幼书读的少,嗯……家里买不起笔墨,于是我便在地上练字,所以……啊,所以,这毛笔实在不擅使用,我倒是独创了一种硬笔书法,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笔而已”,朱温脸一红,讪讪地解释罢了,顺手捡起一个木棍,在地上划了几个字,倒也算得上铁笔银钩,张惠不曾见过硬笔书法,还当他说的是真的,倒是暗生钦佩之意。

    “大王且请入内稍坐,待我仔细看上一看。”

    两个人进了洞,那里有两把用木头简单做成的木墩,便是坐的地方了,那时类似现代椅子的胡凳刚刚传入中原,尚未流开来,这还是洞中阴凉才设了木墩,否则大家都是席地而坐的。

    “咦?这……这是什么字?”张惠拿起第一页,只看了几眼,便瞠目道。

    朱温认识繁体字,可他却写不出来,这碴儿他竟然忘了,张惠一问,朱温急忙拿回手稿道:“喔,我这字……图个方便,很多字都简写了,只有我一个人认得,我来念给姑娘听吧。”

    他咳了一声,说道:“开宗明义第一条,军人,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!”

    张惠黛眉微锁,沉吟片刻道:“大王,若是我说的不对,还请勿怪,这一条嘛,实是至理,不过却不应如此堂而皇之地写出来。你这队伍,是你一手带出来的,上下的头目都是您亲自任命的。士兵们吃您的饷,跟着您打仗,自然忠于您。

    可是您写的这么明白,一旦传扬出去,那对您相当不利。大王现在势力尚弱,无论是朝廷、藩镇还是黄巢大军,您恐怕一定得先依附其一,这乱世之中,有兵就有一切,如果您把话说的这么明白,那么他们该听的命令是谁的命令?是您呢还是您要依附的人呢?有些事人人心知肚明,可要是说破了,大家就都脸上不好看,所以这一条还是放在肚子里的好,”
    第(2/3)页